“我丈夫乘车被撞受伤,至今仍无法下楼,我该怎么追偿?”近日,刘某的妻子带着一沓厚厚的医疗单据,走进了呼中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。
2025年9月11日,刘某乘坐的车辆与李某驾驶的车辆相撞,致刘某多处骨折入院,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。刘某在医院治疗14天,李某支付了1万元医疗费用,但距离完全恢复还需数月,赔偿问题迟迟未解决,双方陷入僵持。
立案庭干警依法履职,向刘某的妻子告知诉讼权利并指导填写要素式起诉状。案件立案后,承办法官秉持调解优先原则,首先与李某沟通,搭建起对话平台,然而,首轮调解并不顺利,双方对赔偿金额争议较大,互不相让。“住院期间,我已经承担了医疗费,现在还要赔偿这么多,实在难以承受。”李某态度坚决。
由于刘某行动不便,无法到院参与调解,法官及法官助理携带卷宗前往其家中,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调解。法官从“情与法”的角度分别与双方展开了深入沟通,一方面对李某进行诉讼风险评估及释法析理,另一方面引导刘某及其家属理性评估赔偿标准的合理性,设身处地纾解双方对立情绪。
在承办法官连续三天的调解下,并向双方出示类似纠纷参考性案例,最终刘某主动降低诉讼请求金额,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,李某当场通过微信扫码向刘某支付了赔偿款。至此,该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。
本案的成功调解,是呼中区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、高效化解矛盾的生动体现。呼中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延伸审判职能作用,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,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,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。